临云资本受邀参加永川区“人才日”活动
2025-01-20
近日,“创融汇智 赋能未来”2025年永川区“人才日”活动举行。
中国工程院院士何继善出席活动。永川区委书记关衷效,区委副书记、区长常晓勇,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潘文峰,区政协主席文良印出席活动。
重庆市人力社保局副局长胡京,市科协副主席谭明星,重庆市科技局相关负责同志杨军,重庆文理学院校长黄伟九,重庆绿色低碳能源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张大伟,西南大学教授夏庆友,清华大学长聘副教授谢丹夏、莫一林,永川区委副书记蔡焘,区领导李洁、宋文、胡川、王寒峰、徐秀霞参加活动。
临云资本董事长贺庆,投资总监周天勇受邀参加活动。
在活动上,临云资本董事长贺庆先生作“低空经济的发展与挑战”主题演讲。
在当今经济多元化发展的格局下,低空经济作为新兴产业逐渐崭露头角。 早在2019年,我们就关注到低空经济,那时低空经济开始了试点工作,2023年试点顺利完成,再到2024年,低空经济迎来发展元年,空域正式放开。然而,尽管空域限制解除,低空经济的发展节奏却未如预期般迅速,其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。
政策方面,空域路线分配、安全保障、事故处理、舆情管理等问题亟待解决。例如,武汉和广州曾发生的飞行器失事事件,引发了民众对低空经济安全性的担忧。
产业链方面,低空飞行器的发展受电池性能的制约。目前的电池主要为新能源汽车打造,新能源汽车行驶时,只需恒定的释放较小功率的电就能行驶很远;但飞行器在起飞时要释放15C倍率、45 秒的脉冲功率,这一瞬间会消耗电池近20%的电量,降落时也会消耗近 20%的电量,起飞和降落共消耗40%的电量,因此在飞行过程中可用电量仅剩 60%,这就是当前电池产业链在支撑飞行器时面临的困境。虽然有人认为固态电池能解决问题,但目前固态电池固化率达到90%已属不易,剩下10%的技术难题还需5 - 10年攻克。
市场方面,消费者对低空飞行器的接受度是一大难题。民航客机事故率为10的负9次方,而eVTOL事故率是其100倍,消费者在安全性的顾虑下,对乘坐低空飞行器持谨慎态度。从实际效果上来看,eVTOL被宣传为解决城市拥堵的办法,但事实真的如此吗?以重庆机场为例,机场每天客流量大概是16万,若要分流10%的交通量,4座和2座飞行器运营需从早六点到晚十一点,平均每15秒和每7秒起飞一架,排队乘坐飞机面临的挑战更大。此外,eVTOL遇到暴风雪、冰雹、大风暴等极端天气,可能需要迫降,虽然理论上可降落在田野或高速公路,但若在高速公路迫降就可能会加剧交通拥堵。而且目前电池功率无法提供足够容错率,紧急情况下没时间寻找合适迫降地点,就可能导致坠机事故,危及生命,这与一般的交通拥堵或车辆没油、没电的情况截然不同。
发展现状方面,在政策出台前,低空经济受国内经济景气度影响,未受足够重视,2023年全国重型无人机采购量仅2000万份额。政策出台后,虽掀起发展热潮,但是现在这个热潮它处于无序竞争阶段,面临许多的挑战,尽管如此,低空经济的应用场景却日益丰富。
在医疗运输领域,深圳某医院利用无人机运血,相比传统汽车运输,将时间从60分钟缩短至10分钟以内,为患者争取了宝贵时间。在农业和物流方面,重庆巫山等地使用无人机运输农产品,成本降低40%以上,效率大幅提高。此外,无人机运输竹子也展现出巨大潜力,四川部分地区每年竹子运输量可达三四百万吨,按每吨200 - 300元计算,每年运费收入可达数十亿,而全国竹子市场规模达6800万吨,这是一个千亿级市场。
低空经济目前虽处于起步阶段,市场应用推广刚刚开始,就像智能手机初期,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和较长的发展周期。相信随着技术的进步、政策的完善以及市场的成熟,低空经济将迎来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。